Views: 1112
我們在前幾篇談到 新住民語文課程計畫裏要融入議題,再複習一次, 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》實施要點(第 31 頁)明列 性別平等、人權、環境、海洋、品德、生命、法治、科技、資訊、能源、安全、防災、家庭教育、生涯規劃、多元文化、閱讀素養、戶外教育、國際教育、原住民族教育等十九項議題。 我們在該篇已示範家庭教育、品德教育議題,接下來我們來介紹其它議題如何融入在新住民語文課程設計,並寫在課程計畫中。
以第一冊第四課 "爺爺您好" 為例
經 教材分析 內涵為家人問候,在課程設計中可以融入上述哪個議題?
上圖所示,教師請學生回家後,利用手機資訊科技,用新住民語文向遠方爺爺奶奶問好,達到我們融入議題的目的,是不是很棒呢?那麼在教案中,可以寫哪項議題條目呢?
新住民語文課每週一節,若要能時常對話複習上課所學,教師應找出方法讓學生能在下課後練習,例如本課向爺爺奶奶問好,東南亞七國國家,爺爺與外公都是同一稱呼,我們可設計資訊教育融入議題,例如下圖
資 E7 使用資訊科技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。
這樣是不是很有設計活動的意義,並且可練習新住民語文呢?就算是跟只會講中文的爺爺奶奶打電話,也可以說「爺爺,我在學越南語喔,我用越南語跟您問好喔 Cháu chào ông ạ!」
除上述資 E7 外,還可以融入哪一項議題?當然還可以加入
家 E7 表達對家庭成員的關心與情感
請學生討論發表問候爺爺的頻率?
關心爺爺奶奶哪些方面?
如何做一個讓爺爺奶奶喜歡的孫子?
或者,學好新住民語文能不能增進對爺爺奶奶的關心?
以上等等,都是非常好的教學活動,並能讓本課學習更有樂趣。
下一篇我們將談到 新住民語文 融入戶外教育 議題,敬請關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