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1 月 22 日
素養導向評量

新住民語文 素養導向評量(1)

Views: 712

本篇題目有點大,佩珊老師先講概念,題目包含二大要素:(一)素養導向,(二)評量。這一篇先講素養導向。

素養這二個字用最簡單的解釋:知道它、會使用它、願意用它,變成生活上的能力。佩珊老師以二個例子舉例說明。

交通安全素養

其一例子,行人過馬路應走行人穿越道(斑馬線)。首先,從小我們應該都被教導,交叉路口白色斜線紋叫做斑馬線,它讓行人從這一頭走到馬路的另一頭。但郤有人任意穿越馬路,我們就稱作他(她)沒有交通安全素養。理解嗎?這種人就是知道斑馬線,也有能力等待綠燈亮後走在斑馬上過馬路,但覺得太麻煩,認為走到斑馬線是浪費時間,就任意橫越馬路,沒有正確的態度!這就是沒素養。

三立新聞網
2017年9月25日

圖片取自三立新聞網2017年9月25日。開車族最怕這種沒有交通安全素養的行人,佩珊老師說的沒錯吧!

資訊素養

其二例子:資訊素養這四個字,早期的定義是:知道如何運用資訊,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程度(2003年6月,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)。現在的定義:知道以及有能力,並願意運用資訊方式來解決問題。例如:現在遇到新型冠狀病毒,各級學校都要做好停課準備,停課不是停止學習,而是暫停到學校上課,因此,老師必須能使用現代科技技術將知識傳授給學生,如果不願意者,則課程將要利用週六週日來上課(補課)。

經過上面二個例子說明,大家了解素養的意思了嗎?如果有人說”這個人沒XX素養”,可能說的是沒知識,或沒能力,或是沒態度喔!

新住民語文課程核心素養

對應新住民語文課程,素養導向亦是希望我們的學生能知道新住民語文、有能力聽說讀寫新住民語文,及願意以新住民語文與人溝通。以下圖做舉例:

素養導向教學目標

因此,要能讓學生認識、有能力並且願意,靠的是老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。佩珊老師在詞彙、句子教學上提了非常多的教學方法,也一直強調要讓學生喜歡上這個課程,才能讓學生願意來學習,願意課堂上開口說,進而下了課也願意嘗試用新住民語文與人溝通。

下一篇說明何謂評量,評量有哪些方式。敬請期待!